江西一中学每年花百万购买尖子生
2013-09-24 16:50 惠州人事考试网 来源:惠州市公务员考试网
惠州人事考试网发布考试资讯:江西一中学每年花百万购买尖子生,更多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惠州华图,惠州公务员考试网,惠州人事考试网的相关内容,请关注惠州人事考试网!
在这个偏僻的山区县城,高考几乎是年轻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因而复读非常普遍。对于那些成绩出类拔萃的寒门子弟而言,他们甚至在考上大学的情况下选择复读,因为这不仅能让他们在来年考上更好的学校,也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资金。为了抢夺这些优秀的复读生源,学校间激烈竞争,且形成一个复读产业链
方杰骑着山地车穿梭在北大校园里。这位今年的北大新生,本该感到自豪――作为今年县高考状元,能够考进这所名校,并被竞争最激烈的光华管理学院录取,这是多少高中毕业生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网上的一些传言,却将他卷入了纷纷扰扰之中。这位刚刚摆脱了高考压力的大一新生,又增添了新的烦恼。
自今年6月起,就陆续有人匿名在网上发帖并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爆料称,江西广丰县公办高中广丰中学近几年来,一直采取不正当手段,用钱“购买”已考上大学的优质生源,劝他们复读,冲击来年的高考状元桂冠,以此提高学校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生源。
为了提供佐证,爆料人称,广丰县今年的理科状元方杰和去年的理科状元均属这种情况。他们在第一年高考中考上了大学,但又被广丰中学劝服并花钱请回去,在第二年高考中为学校夺得状元的荣誉。
爆料人透露,广丰中学每年用于“购买”这些尖子复读生的支出超过100万元。
方杰拒绝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只是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说,“那些都是谣言”。为了躲避记者,他甚至不承认自己的名字和身份,更不愿提起自己曾苦读了四年的母校广丰中学。
寒门子弟的难题
坐落在广丰县城西郊的广丰中学创建于1927年,是上饶市历史最悠久的两所高中之一,也是目前广丰县最好的公办高中。出生在县城附近农村的方杰,2009年从镇初中毕业后,直接考进了这里。
方杰从小学习就很拔尖,到了高中也是名列前茅。他的父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从小到大几乎每次考试,他都是第一、二名,第三名都很少。”但遗憾的是,在2012年的那一次高考中,他只考了县里的第三名。
原本他和家人都希望能考上清华大学国防生,但这个成绩没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理想。该何去何从,让一家人陷入了两难。
2007年,方杰上初二那一年,他的父亲在县城打工时,不慎从工地上摔了下来,造成高位截瘫。这次意外的事故,把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拖入了困顿。为了给方父治病,家里不仅花光了全部的储蓄,而且债台高筑。最后,父亲的命算是保了下来,但只能常年卧床,失去了自理能力。
事后,方家曾多次向施工方索要赔偿,但据方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拿到一分钱的补偿。为了让方杰能够继续读书,当年正读高二的哥哥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挣钱。此后几年,家里虽然勉强让方杰念完了高中,但支付大学四年的学费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一种奢望。
按招生章程,清华大学国防生入学后,可以享受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每年有1万元左右。方父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没考上清华国防生,给方杰的打击很大,他一度想放弃学业,追随哥哥外出打工,“他知道,如果上一般的大学,家里是负担不起的。”方父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儿子不愿上其他大学的另一个原因是不甘心,“从小成绩那么好,他就想考个好大学。”
就在方家犹豫不决时,一些学校开始主动找上门来,希望方杰能去复读,并提出不仅可以减免学费,而且可以提供“补贴”。这些学校包括广丰中学,以及县里其他几所民办高中,甚至还有邻县的学校。
方家最初的选择并不是方杰的母校。村支书杨接裕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说,那段时间,方杰的母亲曾找过他一次,征求他的意见,“她说他们想给孩子换个环境,再复读”。对于广丰中学与方家接触的细节,方杰的父母不愿意多说,只是承认学校确实给了他们一笔钱,“但肯定没有网上传的那么多。”
而据广丰中学校长刘修锋的说法,方杰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寒门子弟”,学校给钱是考虑到他家的困难,与复读没有关系。他强调,学校每年都会资助一些贫困的学生,不论是应届的,还是复读的,费用在20万元左右。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学校前后给了方家两次钱,“第一次6万,第二次4万,一共10万元,主要来自校友和热心人士捐助的助学基金”。
对方家而言,10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杨接裕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他们村的人均年收入大约4000元,方家还远在这个标准之下,“他们家固定的收入只有低保,每月才180元。”
事实上,这笔钱不仅让方杰复读没了后顾之忧,而且也对稳定他父亲的病情起了很大的作用。方父说,去年他曾两次住院,多亏了有钱,才得以渡过难关。
“高四”学生
在广丰这个偏僻的山区县城,复读非常普遍。广丰位于江西东北部,处于与浙江、福建接壤的半丘陵半山区,交通十分不便,至今既没铁路也无高速公路。全县80万人绝大部分为农村人口,对那些年轻人来说,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广丰,高考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据广丰中学校长刘修锋介绍,仅在广丰中学今年就有9个高考补习班,有多达400多人参加复读。其中,不乏像方杰一样的贫困生。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那样得到资助。
“因为他的成绩太拔尖了。”一位正在广丰中学复读的学生说,“谁会愿意花十几万去‘买’一个成绩平平的考生?即使你家很困难。”
这位学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广丰中学复读,学费是根据你高考的分数来收的,分数越高,学费越少。据他介绍,复读的全额学费是3500元,在上次高考中成绩低于本科线的学生都需要缴这笔钱,而每增加30分,就可以少缴350元;过了本科线的不仅不收学费,而且每月还可以领取一定的补贴,超过二本线的补350元,一本线的补500元,“一切按分数说话”。
像方杰这样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上的考生,全县也屈指可数。“如果他要复读,肯定所有的中学都会去抢。”广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退休教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最初,争取这些尖子生主要靠找熟人,后来就变成直接用钱砸,而且金额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一些民办高中的加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兴办于2004年的广丰一中是一所民办高中。在2010年的高考中,广丰一中不仅包揽了县文理状元,而且考上一本的人数占了全县的一半。上述退休教师说,“这给了老牌的广丰中学很大的压力。”
2010年,广丰中学对校长一职进行了公开招聘。刘修锋正是在那次招聘中走马上任的。在他的带领下,广丰中学这几年考上大学的人数不仅稳步增加,而且连续三年出了县理科状元。
这三位状元中,除了方杰,记者还找到了另外一位。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的确也曾在广丰中学复读了一年。这期间,学校也给过他家一笔3万元的“助学金”。
连续两年,状元都被广丰中学的复读生摘得。在很多人看来,广丰中学已经成为复读生的状元“摇篮”。
复读不一定意味着成功,同时,还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在广丰,复读生所在的补习班有一个流传更广的称号“高四”。在广丰一所民办中学,有一个学生的名字全校皆知,因为他太特别了――他前后复读了4年,参加了5次高考;他最初的中学同学都快大学毕业了,他还在准备高考。
这个学生家境并不富裕,一直由已经成家的两个姐姐供养。“当他第4次踏进学校大门复读时,我们都不好意思收他的任何费用,实在太苦了。”一位曾教过他的老师说,“复读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是承受不了的。”
复读产业
江西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高四”学生都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如果能考一个理想的大学,值得。”一位正在广丰中学复读的学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多读一年时间,算不了啥。”
据当地媒体报道,在紧邻上饶的抚州复读现象更为盛行。这里有两所声名显赫的高考传奇中学――临川一中、二中。每年,来此复读的学生近万人,北至哈尔滨、北京,南到珠海、深圳,遍及全国各地。
1998年大学扩招后,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型走向大众普及型,读大学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困难。更多的复读生不仅是为了考上大学,而是想考个好大学。很多学生决定复读,是为了考上更好的学校,他们本身的竞争力也非常强。
临川一中、二中的“高四”都设立了“零班”,这些班里的复读生,被学校视为冲击北大清华等名校的王牌。2007年,在临川一中考上清华的38名考生中,就有20名为复读生。
“这不公平。”广丰一位高三应届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复读生每年要抢走近一半二本以上的录取指标,如果没有这么多复读生,很多应届生当年都可以考上,“我们都是受害者。”
“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谁会愿意复读呢?”一位复读生无奈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现在就业形势那么差,一般的大学毕业后,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和不读没什么区别。他告诉记者,权衡各方面因素,复读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和出路。况且,学校也鼓励这种做法。
对于复读市场的不断扩大,一位在广丰中学任教多年的教师说,如今的复读生制度导致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应届生不能在当年被高校录取,只能沦为下一届的复读生,形成恶性循环。“这无形中增加了我国高中的学制,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事实上,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为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从2002年秋季开学起,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
2007年8月,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再次提出,从2008年起全国所有公办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他指出,公办高中办复读班,是利用国家资源收费,不利于教育公平。
“但这些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尤其是在一些县级中学,复读生仍大量存在,有的地方甚至占到了高考考生总数的三分之二。
储朝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复读市场的利益到底有多大?以各地高考报名人数中30%为复读生算,1000万的考生中就有复读生300万,以平均每人收费3000元计算,这一市场总额大约为90亿元。如果再考虑到生活及教学资料等方面的费用,这一数额将会更大。
状元利益链
“事实上,学校很清楚,很多复读补习取得好效果,是因为生源好,而不是补习教学好。”储朝晖说,“因此,复读市场的关键就是生源。”
而在生源的竞争中,状元的抢夺无疑是最为激烈的。储朝晖说,状元的考试分数不只与这个学生相关,还是显示和评价其任课教师业绩的依据,是一个班级的荣誉,是一所学校的荣誉,甚至还是当地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政绩。他们又想用这些业绩、荣誉、政绩为诱饵,获取更多的名利,还有一些商家想从中揩点小利,一些人为了宣传自己而出资奖励,他们都可从中获得一定的益处,“这是一条完整的状元利益链。”
储朝晖指出,考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利益链上的相关方就能从中获得更多生源选择的空间,以及吸纳更多社会与行政资源的空间。“各地众多的所谓重点和示范高中,都以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作为抬高身价、吸纳更多方面资源的手段。”
在广丰,能否考上北大、清华已经成为评价一所中学的硬性指标。据前述退休教师介绍,每年高考前几个月,一些学校就派人带着钱,到其他的高中去游说尖子生转学,丝毫不顾及考生考前的心理压力。
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广丰县不管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学生都一致反映学习压抑,即便是成绩好的学生也不例外。一位已考上清华大学的广丰学生向记者形容,“学校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囚笼,每时每刻都想挣脱它。”
三年前,广丰中学曾发生过一起女生相约自杀的悲剧。那年5月,4名高二女生迫于学习压力,写好遗书,约好从宿舍楼一起跳楼。结果,先跳下去的一名女生当场死亡,血肉模糊的惨状吓得其余三人没敢迈出轻生的一步。
那位死去的女孩只有17岁,她在遗书中写道:“爸、妈,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是我真的好讨厌念书、讨厌考试。你们知道吗?每次考试前我有多紧张?每次出成绩的时候我有多害怕?我快要疯了!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我不会后悔,即使你们认为我很傻,我也不在乎。我只想永永远远活在我的17岁……”
在北大校园,新生方杰已然跃过了龙门,走过了那一段压力重重的日子。而在广丰中学,在他的学弟学妹心目中,尤其是对于那些“高四”学生,他已然是一个传奇――“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
以上是江西一中学每年花百万购买尖子生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考试资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敬请关注惠州人事考试网。
(编辑:惠州华图)